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今年6月15日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以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重点村镇的遴选标准。值得关注的是,遴选标准不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提出了要求,而且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加速,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升级,乡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或者向职业农民转型,乡村文化赖以存续的土壤正在流失,在此背景下,乡村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显得日益紧迫。乡村旅游以乡村文化为内涵,天然具有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基因的作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遴选和建设,无疑可以成为保护传承乡村文化基因的有力抓手。以此为抓手,国家可以集中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保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活态传承,为后世子孙留存一份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基因。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需要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如果物种减少,会导致生态失衡,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态危机。文化生态系统同样如此,也需要保持文化基因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生态系统已经发生巨大转变,华夏文明也不再仅仅是农业文明,而是农业、工商业复合文明,大量人口从农业转移到工商业,“空心村”增多、中小城镇兴起、大城市扩张。在此背景下,为后世留存华夏文明的古老文化基因,保持文化基因的多样性日益紧迫。国家层面对此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促进法都对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下,在大众旅游繁荣发展背景下,日益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为保护乡村文化基因的重要方式。现实生活中,很多城市居民仍然向往田园生活、仍然对乡村民俗兴趣浓厚,这不仅是好奇,而是华夏文化基因所驱动的本能反应。
千百年来,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真挚情感,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境界,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乡野乐趣,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农家生活,饱含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深深写入了华夏文明的基因,一直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人对大自然充满向往,重新回归田园,以乡村旅游的方式,感受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陶冶自身的心灵之美。乡村旅游是顺应大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产物,是对乡村文化的活态传承,对于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持续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从乡村文化基因传承和保护角度看,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多重意义。
其一,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集中发力。城市化发展、工商业发达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必然趋势,一部分村落消失、缩小也成为必然。突出重点村镇,有重点地保护一部分村落,是兼顾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传承与城市化进程的平衡之策。集中优势资源,集中发展一部分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可以起到重点保护、以点带面的效果。
其二,乡村旅游对于保护农村文化基因有着独特作用。现代社会中,乡村文化基因的价值很难像工商业文化基因那样彰显,而乡村旅游就是乡村文化基因彰显渠道之一,通过乡村旅游,大众重温“乡愁”,重新感悟祖先留下的精神印记,这种“重温”让乡村文化具有了旅游价值,而游客也可以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其三,乡村旅游对于保存乡村文化遗存具有独特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赖于乡村文化遗存,比如传统民居、服饰、农耕设施、村落布局,乃至农民本身。乡村旅游业越发达、经济效益越好,农村文化遗存的旅游价值就越高,越受到保护,无论是当地政府、村领导班子、还是村民本身都会自觉投入保护工作之中,形成乡村文化基因保护传承内生动力。
其四,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是“守真”与“创新”的结合。乡村旅游引导各方重新思考乡村文化的价值,对乡村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优秀遗存自觉地加以甄别,加以更好地保护。而且由于游客对文化体验原真性的要求,也促使各方尽力保护乡村文化的原真性,自觉地“不掺假”。同时,游客不仅要体验传统文化还要享受现代服务,所以乡村旅游又会促使各方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提供现代化服务,这其中,各方会自觉地思考如何平衡“守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如何把保持原真性和提供现代服务结合起来,更好吸引游客。
其五,乡村旅游可以减缓或阻止一部分乡村消失或缩小的步伐。乡村旅游业的兴起可以让大众重新发现乡村的价值,而且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吸引一部分人口回流,为乡村发展保留有生力量。
总之,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的建设是保护乡村文化基因的有力抓手。当然,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基因的保护作用并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各方积极作为。一是需要久久为功,避免运动式建设,树立千秋功业意识,持之以恒地打造一批乡村文化基因保护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二是需要政府统筹,市场的力量有利有弊,需要政府介入统筹,防止过度商业化侵蚀乡村文化原真性;三是需要高品质打造,防止低端复制,树立精品意识,避免急功近利,一代接一代地干,把乡村建设成文化地标,打造为长盛不衰的、城市居民反复回归的、可以随时来“充电”的精神家园。(李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