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这是2021年5月25日拍摄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鄂陵湖(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这是2021年7月23日拍摄的长江南源当曲(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2021年7月23日拍摄的长江源地区的查旦湿地(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2021年7月25日拍摄的长江干流通天河起点囊极巴陇(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2021年7月27日拍摄的长江北源楚玛尔河一角(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这是2022年3月2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拍摄的澜沧江上源扎曲河(无人机照片)。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2022年3月2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拍摄的澜沧江上源扎曲河。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是2022年3月20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境内拍摄的澜沧江上源扎曲河。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且近年呈增多趋势。
青海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中华水塔”丰盈常清,碧水永续东流。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