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据报道,近日,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节目时透露,马上要到北京公众考古季了。今年的北京公众考古季将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家庭,跟随考古学家一块去考古。北京市文物局会事先对参与活动的家庭进行基本知识培训。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家庭、中小学生能直接到琉璃河遗址去。
早在1950年,考古学家苏秉琦就提出了“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的观点,这或许是“公众考古”理念的肇始。近年来,文博热持续升温,屡登热搜。从“良渚遗址热”到“三星堆上新”,考古工作不再高冷静寂、远离公众,而是走出书斋、走出专业的“象牙塔”,拉近了专业考古与普通公众的距离。公众不再只是考古发现的旁观者,专家也有了专业导读者和文化沟通者的双重身份。
在培育公众亲近感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通过直播、“云考古”等时代化“转码”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公众。故事化、时尚化、仪式化等传播方式的探索,提高了考古的趣味性。
与公众拉近距离之后,如何让公众更好地参与考古,而不是仅仅讲一讲轰动的新发现,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考古知识、文物知识的普及,进而增强公众文化素养,让其自觉地保护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
正如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所说:“因为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只有每一位普通民众都能倾心地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能安全、有尊严。”
相对于2021年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采用“2+6+N”的活动体系,今年北京考古季活动覆盖范围要比去年大得多,公众不仅可以到琉璃河遗址去考古,还可以进行日常的城市微考古,这与上海的做法不谋而合。
今年7月,上海向市民发出征集令,邀请市民和游客共同参与“海派城市考古十大新发现”征集活动。承载着上海文化印记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马路、每一家小店及每一座影剧院、博物馆、美术馆都可以成为公众考古的对象。公众跟随在本地生活多年的专家老师走街串巷,深入城市的隐秘角落,触摸街道的历史肌理,解码城市的文化基因。
“网红”正逐渐被“个性”取代,“打卡”正在被“考古”替换。除了讲故事的城市“原住民”,听故事、探故事的游客也正在成为城市考古的参与者,这无疑将带动整个城市的旅游消费。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游消费结构也朝着个性化、品质化方向升级。从“到此一游”到更注重体验,从拼凑成团到自由选择团友……游客的需求更细化、选择也更加多样。
相关调查机构发布的消费者研究报告认为,与过去几年比,中国游客消费模式明显变化,呈现四大特征:探索、悦己、开放、独特。报告强调,中国游客越来越热衷于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乐于花费更多以获得优质体验犒赏自己。
由此看来,创新“公众考古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进一步建设文化城市,推动城市旅游全面开花,这无疑是一个多赢的举措。(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