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银发群体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力量。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群体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去年以来,全国多地纷纷推出银发旅游专列,积极探索“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由陕西西安开往新疆喀什、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的Y413次“丝路号”旅游专列,将辽阔分散的新疆景区连点成线;满载着青海、甘肃等地400余名银发游客的“天路格桑花·相约港澳”旅游专列从青海西宁站开往粤港澳大湾区;来自上海的330名银发旅客乘坐“上海假日列车·三明号”旅游专列,前往福建三明度过了9天“慢游康养”之旅。
为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积极发展银发经济,日前,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单位联合印发的《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从服务供给的提升、设施保障的完善、旅游产品的丰富等方面推动适老化服务升级。
2月20日,Y968次银发旅游列车载着200余名老年旅客,从四川成都开往贵州安顺,开启5天4晚的西南环线之旅。行程中,游客穿越四川、云南、贵州等,游览百花兴义、罗平花海、峰林布依、马岭河大峡谷等景区景点,体验布依族迎宾、苗家敬酒仪式等。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仅能满足更多老年人的旅行需求,还能盘活铁路系统的存量资产、提升运营效益,促进沿线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完善适老化设施,提升景区、住宿等文旅消费增量,对于有效释放银发旅游市场的消费潜力具有积极作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银发旅游适老化不能局限在旅途中,要通过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丰富旅游服务供给,减少老年群体出游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为进一步丰富景区适老化产品和提升景区适老化服务,各地景区从购票、导览、医疗、产品、活动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如北京颐和园通过保留传统购票方式,许可他人代预约、提供人工帮扶、做好信息引导等措施,解决了银发游客的“数字购票难”问题;河南云台山景区将建设绿色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提供VIP专车定制服务、设置医疗服务点和配备应急药品、提供语音导览、设置大字版指示牌等服务设施。
河南云台山景区营销总监王聪聪表示,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不仅能带动景区特色产品定制服务、康养旅游产品研发等的发展,促使景区注重适老化设施和服务建设,还能推动景区向多元化、全龄化方向发展。
同程、携程等旅行平台也将通过上线银发旅游专列系列产品、开发银发群体出行品牌等举措,进一步满足和便利银发群体的出行需求。其中,同程旅行已经上线的跨境旅游列车“星光·澜湄号”一经推出便快速售罄,此外,甘肃至新疆的“丝路梦享号”、黑龙江至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号”以及四川的“熊猫专列”等也都是银发客群关注较高的旅游专列产品。携程不仅推出专注银发人群的品牌“携程老友会”,配备专属客服人员和便利化服务,响应银发人群需求,还创新性推出携程老友会亲情卡功能,实现子女一键绑定即可帮长辈代订专享行程,行程信息同步发送给长辈。中青旅遨游旅行全新推出“芳华旅行家”品牌,并携手国航打造“芳华旅行家”联名系列产品,全面升级产品服务标准,提供国际选座、特惠升舱等专属服务权益,进一步提升银发客群出行体验。
厉新建提出,对于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需重点关注政策支持、发展模式、分层应对制度。“下一步,可以重点关注银发旅游专列的品牌化产品线路打造和推广、沿途适老化旅游产品基地认证和建设、银发旅游列车的政策性和市场化有效融合与平衡等方面的工作。”厉新建建议。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铁路客运网络,随着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银发旅游列车发展前景广阔。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满宏卫表示,为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旅游消费需求,文化和旅游部将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推出有关旅游列车的专项支持政策、推动旅游列车适老化及舒适化改造,完善服务保障设施;引导旅游企业打造多层次、个性化的旅游列车产品,引导各地融合业态,推出一批高品质的银发旅游线路;引导旅游景区推出铁路与旅游景区套票等门票组合产品等优惠措施及提供入园、交通接驳等方面便利化服务;指导地方挖掘推出特色文化演出、非遗技艺体验、文化创意产品等,丰富银发旅游列车的体验内容及引导旅游景区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数字障碍。(本报记者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