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和融合优势,与健康产业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旅游消费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旅游、健康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商旅文体健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格局,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深入实施“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户外运动 活力山水”等行动,丰富健身运动消费场景,推动各类体育场馆开放共享,鼓励机场、公园、购物中心等引入微型健身房。积极培育冰雪、马术、赛车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推动景区设备设施适老化改造,开通老年旅游专线,丰富银发旅游产品供给。《行动方案》为推动健康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提供了指引。
旅游产业和健康产业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的惠民产业、幸福产业,推进旅游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在产品、业态、服务和场景创新等方面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和多样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需求。
因此,在发展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不断用新供给启动新市场、激发新消费。
首先,从供给的角度,要科学谋划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融合模式与实施路径,以丰富的优质供给激发消费潜力。
旅游与健康产业均具有宽泛的产业体系和市场经营主体,两者通过不同形式的融合,可以形成“旅游+健康”或“健康+旅游”等模式。这反映在产品和业态上,则会形成核心产品、核心功能与辅助产品、配套功能的不同属性。
因此,要站在目的地的角度,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促进融合发展、创新产品业态、丰富优质供给为宗旨,探讨在目的地的产业体系、旅游线路、旅游景区、乡村和农业旅游点等载体层面,如何与医疗、医药、体育运动、健身保健等产业实现有机融合,形成创新业态和创新场景,打造度假康养、运动健康、旅居养老、健康研学等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不同需求消费者的健康旅游产品体系。
其次,从市场的角度,要通过宣传和组织,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参与旅游、健康消费,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行动方案》提出,引导健康产业多元发展,开发和推介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路线和产品。旅游活动具有陶冶情操、强健体魄的作用,而健康消费则是直接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消费行为。当前,“健康旅游”还是一个新事物。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以保健品促销为目的、带有虚假宣传成分,甚至是有欺诈行为的所谓“健康旅游”产品,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政府、政策和科学的角度,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科学的健康旅游理念和消费知识,并通过政策牵引和行业指导,组织旅游景区、酒店、乡村民宿、旅行社等直接服务消费者的市场经营主体,加强产品营销和市场推广,引导健康旅游消费。特别是要让健康旅游消费的营销推广“进社区、进街区、进商圈”,从最基层的百姓生活场景开始,进行健康旅游消费的知识普及,引导科学、理性的健康旅游消费。
最后,从政策保障的角度,要不断创新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此次《行动方案》由12个部门联合印发,涉及商务、卫生、医药、医保、农业农村、体育、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每个部门都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业务范围和工作特点,积极探索推动以健康消费为核心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制定工作计划,规范有序推进;对积极参与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相关市场经营主体,应给予政策引导、激励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对于涉及医疗、医药、体育竞技等领域的健康旅游、康养度假、体育旅游等项目、产品和服务,应主动给予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持,既保障其政策上合规,又保证技术上规范,进而促进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走上“健康”之路。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市场优势和融合优势,与健康产业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旅游消费需求,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