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14日,2025河北文旅短视频创作者大会暨“河北到底哪里美”采风活动启动,现场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话题“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全网播放量超140亿,推动了文旅流量向游客“留量”转化。
近年来,河北聚焦京津及周边省份重点客源市场,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实现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文旅宣传语的走红,不仅增强了河北地域文旅品牌的辨识度和竞争力,更体现了河北文旅部门深度洞察市场、重构传播话语、整合丰富资源的硬核实力。
解码“这么近”的周末经济
从渤海之滨到长城之巅,从太行之脊到华北平原……河北环绕京津两大超级客源地,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丰厚的文旅资源,这些都成为河北喊出“这么近”“那么美”的深厚底气。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培华认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出圈”,首先在于抓住了河北文旅最核心的特征和最主要的市场,其中,毗邻京津的位置是河北文旅最大的区位优势。
在各地文旅“花式整活”的背景下,文旅营销容易陷入自我欣赏的怪圈。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峰看来,河北文旅宣传语的火爆是话语切换、品牌识别、市场导向等多种因素驱动的结果。“当一些省份旅游宣传语还停留于自我资源视角时,河北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嵌入了目标用户的需求场景,为纠结‘周末去哪儿’的游客提供了直观的解决策略。”他说。
“口语化的平实表达和周末游的直接诉求,实际传播中却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从而形成作为网络‘热梗’裂变传播的条件。自2022年正式推出以后,又陆续赶上“特种兵旅游”、周边游等短途游的利好风口,其效果之拔群在意料之中。”石培华说,“在文旅消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和深度化发展的当下,其宣传语设计理念就更显超前。”
随着全民参与共创,“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传统广告范畴。在传播场景上,实现从在地引爆向全国扩散、全球刷屏的裂变式传播;在传播效果上,通过全方位、高频次投放,强化受众记忆点,并以“二创”参与方式与年轻人喜爱的演唱会、汉服展示、Cosplay表演等场景融合,推动了全民“造梗”,扩大受众圈层。
近几年,河北文旅主动下场参与网络热点,与“东方甄选”“与辉同行”合作开展文旅直播,通过官方抖音号最多一天更新75条短视频,迅速赢得了大批年轻受众。与此同时,河北文旅还精心组织河北籍名人为家乡代言活动,出台自媒体宣传奖励措施,创意策划“河北文旅旗帜漂流”活动等,构建多维度创新营销矩阵。过去一年,全网有9411名自媒体短视频创作者参与了河北文旅自媒体宣传。
“下一步,我们不断放大品牌传播势能。”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荣丽表示,将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寻访太行山、长城等河北精品资源开展专业化解读宣传,组织引导网络大V、流量网红深入河北开展沉浸式体验宣传,切实将“这么近,那么美”具体化、场景化、产品化,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河北,体验河北。
解锁“那么美”的花样体验
在6月举办的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河北展台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洽谈业务,不少观众也在展台前近距离体验文化河北、浪漫河北、活力河北的无限魅力。这只是河北文旅凭实力“圈粉”的缩影之一。
作为中国唯一兼有草原、海滨、沙漠、湖泊、高原、平原、山地、林地等全地貌类型的省份,浪漫的北戴河海滨、辽阔的坝上草原、多彩的嶂石岩地貌,都是吸引游客的优势所在。
立足资源禀赋,河北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进一步做好“融”字文章, 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及覆盖全省全季的新产品, 陆续推出“跟着季节游河北”“跟着非遗游河北”“跟着赛事游河北”“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的打造,为“那么美”的诠释增添了生动注解。
位于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距北京中心城区仅45公里,这座基于“幻”而打造的戏剧之城打破了传统演出模式,以沉浸戏剧、幻境空间及多种游览路径的组合设计,精准匹配游客需求。“在参观过程中,我被城中的情景空间所吸引,走进亦真亦幻的红楼梦故事之中,既是旁观者,又像剧中人。”北京游客韩婷婷说,“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路程近、体验佳,成为吸引她周末出游的首选。
张家口蔚县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三带”建设,“冬奥小城”崇礼成为“跟着赛事去旅行”热门目的地,唐山多处“工业锈带”变身“城市秀带”……在河北,“文旅+”正叠加出多元玩法,不断刷新游客认知,激发他们出游的意愿。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凌雁认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以“周末经济”为切口,将“近”与“美”的鲜明对比和张力、“周末”的场景感和行动召唤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彰显了河北文旅品牌战略的破局与升华。
2023年,河北接待国内游客8.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0116.2亿元;2024年接待游客9.37亿人次,收入11148.3亿元。今年端午假期,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9.3%和9.1%,京津游客占比15.5%、游客人次同比增长20.2%。亮眼的数据表明,成功的宣传语已经形成持续的消费拉动效应。
如何进行未来的市场布局,石培华建议,河北既要拿出与宣传语相匹配的优质产品、“花式”玩法,也要抓住机会突破宣传语本身“周边游”的局限,进行更远距离、更大规模市场的开拓工作,在远距离市场开拓中,更应注重为“近”和“美”赋予空间、资源概念之外的“心灵”“服务”“情感”等内涵。
实现“周末到河北”的长红长效
今年以来,有不少年轻人手持“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地方特色即开型体育彩票,到河北11个设区市及雄安新区找寻票面上的体育与文化地标,开启别样的旅行。
“网友记住河北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河北还要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清晰、有记忆点的全流程体验,打造更好承接潜在爆发客流的基础设施与精细服务。”许峰建议,河北文旅在持续扩大“朋友圈”的同时,仍需聚焦长期主义和系统能力,通过政策组合、区域联动等举措擦亮品牌、保持活力,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从“引爆”到“长效”的区域样本。
为了让“这么近”的优势转化为实际吸引力,河北整合省内文旅、交通等各行业资源,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2023年起,全省推出旅游包车周末与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为当地假日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河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惠及车辆116万辆次,免收通行费1.8亿元,带动文旅综合消费超500亿元。
2023年起,河北搭建并上线了“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在满足游客“一站式”需求的同时,带动京津冀文旅品牌共建、产品共推、市场共赢。今年6月,由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指导,市场化运作推出的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面向全国发行,只要298元就能游览京津冀203家景区。同时,多地还优化旅游交通、创新志愿服务、推动文旅场所智慧化升级。保定今年“五一”期间开放党政机关停车场、停车点位上线地图导航;“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通过智慧园区运维管理平台,为游客提供演出查询、沉浸式导航服务……这些“花式宠客”拉近了与游客的心理距离,同步刷新了旅游服务标准。
为了让“不那么近”的入境游客也能感受河北之美,河北用足用好“双向免签”“单方面免签”“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拿出“真金白银”奖励通过旅游包机引客入冀的旅行社,实施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释放入境游“磁吸力”。同时,河北深度解码不同国家游客的文化偏好,有针对性地向海外市场推出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长城运河探索之旅、激情冰雪奥运之旅等多条个性化入境游线路,真正实现“总有一款契合您”的深度连接。
李凌雁表示,未来,河北文旅应更加注重深耕品牌体验、注入文化灵魂、强化科技赋能,构建产品矩阵,并同步提升服务品质硬实力,建立文旅大数据中枢,通过用户画像实现精准营销,推动“河北之美”从现象级传播蜕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文旅IP,铸就公众心中不可或缺的“诗意近邻”,真正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价值转化。
6月以来,河北文旅系统创新理念,接连推出“轻松游河北”行李寄递服务和“畅游河北安心险”,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行”,拓展服务项目,解决游客出行过程中的痛点问题。7月2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全省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提出加速推进资源整合、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和品牌深化的系统工程,将这次现象级的传播势能转化为河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本报记者 孙丛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