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暑期是一年旅游市场最旺的季节,且由于正值学生假期,也成为适合研学旅游和家庭旅游的重要时间段。对于许多旅游目的地而言,做好、做足暑期旅游,就保障了全年旅游市场的基本规模;而做好、做足暑期研学旅游,就稳定了整个暑期旅游市场的基本盘。
从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研学旅游正成为激发文旅市场活力、促进文旅市场增长的重要抓手,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文旅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围绕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品牌塑造、服务提升、安全保障等不断发力,努力将研学资源“势能”转化为旅游市场消费“动能”,以研学旅游发展为牵引,拉动暑期旅游市场增长。为此,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创新研学旅游内容,开发差异化的“知识产品”,激发暑期研学旅游消费潜能,促进市场规模增长。研学旅游是以知识供给为核心要素、整合其他资源和服务形成的主题化旅游产品。针对学生群体的研学旅游产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中小学生学制相结合、以综合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公益性“知识产品”,主要在日常学习期间结合教学进度进行;另一类是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开发的主题化、个性化“知识产品”,主要集中在假期。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以知识性内容为核心要素、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知识增长和素质养成的主题化产品。开发暑期研学旅游产品,应注重知识内容创新、知识表达形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与常规研学旅游产品错位或差异化的知识供给,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群体及其家庭的消费潜能。各地应根据自身自然、文化、科技、产业等资源禀赋,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知识层次的特色化研学旅游产品,用丰富的知识供给,促进研学旅游市场规模增长。
第二,注重打造特色化研学旅游品牌,着力提升研学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旅游目的地和主办机构、文旅企业的角度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发暑期研学旅游,产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各地在做好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同时,应强化品牌意识,用极具地域特色、产品特色、主题特色、服务特色的研学旅游品牌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通过品牌特色形成消费市场对产品的辨识度,便于消费者更加精准地选择产品。例如,近期,山东推出“好客山东·见识齐鲁”2025年暑期研学旅游品牌,四川推出“2025年暑期研学旅游季”,河南洛阳推出“研学洛阳·读懂中国——2025洛阳暑期研学旅游季”。这些品牌推出后,相关研学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引起了积极反响,对提高研学旅游产品影响力和帮助消费者精准筛选产品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三,提高服务质量,以高质量的内容解说提升研学产品品质。研学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产品,资源、场景、素材、道具等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服务模式、服务水平,特别是以研学导师为载体的解说服务,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对整个产品品质起着决定性影响。而在暑期研学旅游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高水平的研学导师又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现象。因此,无论是对于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还是对于各类研学机构而言,除了日常培养、储备足够的高水平研学导师和相关服务人员外,还要注重创新服务模式,在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中聘任和培育兼职研学导师,并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以充分保证研学旅游知识供给的专业性和服务的高水平,保障研学产品品质。
第四,多部门政策协同,共同促进研学旅游健康发展。研学旅游涉及的领域和相应的管理部门很多,除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外,还涉及教育、科技、工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诸多职能部门。促进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目标一致、政策协同、形成合力是关键。从行业管理的角度看,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责,严格监管是正常履职。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交通、消防、自然灾害等部门,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严格把关,坚决守住安全红线,绝对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各相关部门也应本着主动参与、积极促进的态度,不加码设限,主动从政策和行动上给予支持,采取实际性措施,聚力促进研学旅游健康发展。
总之,暑期是一年旅游市场的关键时间段,暑期研学旅游既关系到学生群体的成长,又能够影响到旅游市场的发展,我们应从丰富知识供给、强化品牌塑造、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旅游市场规模增长。(特约评论员 王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