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左手诗酒,右手安逸;千年文化,现代田园。9月5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开展的“活力中国调研行”四川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省遂宁市,感受“诗酒射洪”与“安逸安居”融合带来的文旅新体验。
走进遂宁市射洪市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一路绿荫环绕,弥漫着酒糟的香味,明亮的生态酿酒车间展示着泥窖维护、蒸馏摘酒等工序。芳樽酒堡前的空地里,“舍得诗酒情”酒文化实景秀展现着豪情与诗意:穿着红布衫的演员举着粗陶酒坛,仰头“饮”罢,高声吟起“舍杯中风云快意,得酒魄乾坤酣然”;台下游客拍手应和,端起酒杯与演员“隔空对饮”。
拐进泰安作坊,明清窖池整齐排列。“沱牌曲酒传统酿制技艺经过唐代春酒、明代谢酒酿酒工艺发展而来,在明清时期走向成熟。”讲解员杨沙指着窖池旁深达11米处的沱牌古井说,“它滋养了最早的一口沱牌酒,见证着酿制技艺的传承。”
射洪构建的“上游种植、中游酿造、下游旅游”的酒文旅全产业链,正充分释放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的辐射带动效应。“2024年,全球先锋度假品牌——地中海俱乐部项目落地射洪,以产业驱动为目的、以舍得文化为核心,打造世界级酒旅度假小镇。”舍得文旅总规划师郭晓勇透露,将于2026年至2028年分别呈现两到三个子项目,酒店及文化街区将于2029年全面呈现。“届时酒旅度假小镇的客流量将从目前的20万人次提升到百万人次以上,形成‘工业生产+文化体验+国际度假’全链条模式。”
从诗圣杜甫笔下的“射洪春酒寒仍绿”,到街头巷尾传唱的“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印证着射洪酒脉文脉的绵延不绝。作为子昂故里,射洪还立足子昂诗歌文化和沱牌舍得酒文化核心资源,通过虚拟场景与现实美景交融、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诗酒文旅IP,同步建设以唐宋建筑为主的古装影视基地,打造涵盖现代、民国、未来等多元主题的拍摄基地,全面构建“诗酒韵、射洪味、国际范”的诗酒文化深度体验目的地。
在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以安逸的田园风光迎接来客:村民悠然打理着自家的庭院,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游客的汽车后备箱中为“一桶油、一瓶酒、一袋米、一罐桃”等土特产留出位置。
复古搪瓷盆、老式糖果玻璃罐、听筒电话机……记者注意到,一片绿意中,园区打造的供销社场景中聚集了不少游客。
“我们推出大礼堂、农耕博物馆、沼气文化馆等20世纪70年代特色文化场馆,希望能让游客在这里找回历史记忆。”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管委会主任陈小兵介绍,园区引进了种养、游乐、餐饮等业态,未来还将围绕银发经济联动中医院打造康养产业,带动景区人气、商气齐升。
怀旧思绪还未褪去,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的另一重魅力由谢婆婆凉粉、海龙芋儿鸡、凯歌桑叶菜等乡村美食呈现。“鸡是自家竹林下养殖的土鸡,抄手是一家人手工包的,加上铁锅柴火烹饪,不少客人专程来吃呢。”卢记鸡汤抄手老板卢洪春是返乡创业的“新农人”。3年前,卢洪春看到海龙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学习取经后从餐饮“门外汉”变身农家菜能手,“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一同努力让海龙村成为游客喜欢的地方、常来的地方。”
“8公里低空航线票价仅198元,让游客在天空俯瞰田园大地景观。我们在节假日还引进了直升机、热气球等新业态,让低空观光成为新时尚。”讲解员柏秋菊话音刚落,身旁的游客发出一声“性价比真高”的感叹,随即咨询起项目体验细节。柏秋菊补充道,园区还开设了无人机教学、农田科研等体验场景,成为传承农耕文化、教授农耕技艺的大课堂。
截至8月31日,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86.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超6368万元。
如今,“诗酒射洪”的千年醇香和“安逸安居”的田园清风紧紧相拥,两地正以“强强联合”的姿态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每一位走进遂宁的游客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潘阳薇 本报记者 白 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