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政策与服务双轮驱动,上半年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同比增长——
安徽接住入境旅游流量
8月22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西里广场上烟火升腾,冬阴功汤与臭鳜鱼的香气交织。第三届“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入境旅游主场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在这场以“中泰文旅嘉年华”为重头戏的活动中,泰国厨师与安徽非遗传承人同台展示厨艺,生动诠释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该活动不仅是对中泰建交50周年的献礼,也是安徽促进入境旅游市场复苏的一项实质性举措。今年以来,安徽入境旅游迎来强劲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73.7%,旅游收入增长70.5%。从4月起,增长进一步提速——据相关数据统计,安徽入境旅游人次同比增长82.57%,总消费增长91.81%,其中,“世界双遗·经典徽韵”“匠心传承·非遗寻踪”等文化主题线路反响热烈。
旅游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从省到市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与市场创新的共同推动。在省级层面,安徽较早推出《安徽省发展入境旅游激励办法》,预拨付1000万元激励资金,支持30余家旅游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营销。在地市级层面,多地相继出台精准激励政策。以淮南市为例,明确对组织市外旅游团队、入境游客团队来淮的旅行社给予分档奖励,其中,接待境外游客单次成团20人以上,游览收费景区并住宿,最高可获得每人400元的奖励,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开拓国际客源的积极性。
交通网络的拓展同样为入境游注入强劲动力。安徽新开通黄山至韩国首尔及釜山、马来西亚吉隆坡、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及合肥至越南河内等5条旅游包机航线,进一步打通国际客源“主动脉”。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借助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联合文旅、商务、财政、海关等17个部门推出30条具体措施,系统性破解入境游客在皖期间可能遇到的支付、通关、住宿等痛点。离境退税服务持续优化,“即买即退”已成为境外游客的购物标配。
在支付环节,便利度提升尤为明显。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开设“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服务台,提供8种语言服务与11种货币兑换服务,实现外籍人士从“入境第一站”起即可享受一站式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与中国银联安徽分公司合作构建的“皖美支付”信息平台,已成为外籍人士在皖支付的重要枢纽。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908个双语服务银行网点、设立761个外币兑换服务点,可受理外卡的银行自助机和重点商户超过2000(个)家,覆盖文旅消费主要场景。
在旅游产品方面,安徽正积极推进“轻量化”“精准化”路线设计。以黄山为例,景区创新推出“轻量游览路线”,游客可搭乘云谷缆车快速进入北海景区,夜间还可体验徽秀演出和休闲市集,极大丰富了短时游览的体验。安徽各地也瞄准不同国际市场推出定制服务,不断提升境外游客满意度。
消费促进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本次活动期间,徽州区推出中英泰韩多语言消费券,设置无门槛券和专项消费券,覆盖市集、景区、住宿、餐饮等多种场景。8月22日至12月31日,发放“徽味食足 丰光无限”专项券,强化“景区+住宿+餐饮”联动消费。同时,黄山市、池州市多家景区对境外游客实行门票半价,吸引国际客源。
如今,“文旅+”“活动+”正在成为安徽拓展入境消费场景的新抓手。本次“中泰文旅嘉年华”以“夜、节、坊、带”四大主题,融入森林电音泼水节、亲子工作坊、皖泰优品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同期举办的“超级皖”美食争霸赛,自8月起,每周五、六、日晚在美食街区、旅游景区轮番开赛,有效联动市集与音乐节,带动夜间消费氛围。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将重点筹备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和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优化细分市场的激励政策,强化与旅游平台的合作,推出10条精品线路和入境游服务指南,并在通关、支付、住宿等方面持续推进便利化改革。各地市也将继续因地制宜推出精准激励政策,形成省地联动、政企协力的发展格局。(本报记者 孔令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