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电视剧《生万物》的热播,带火了主要拍摄地山东省临沂市的旅游市场。在文旅融合的时代浪潮下,“影视+旅游”模式正释放出巨大能量,为地方发展带来新机遇。然而,要将影视带来的“流量”转化为地方文旅产业的持续“留量”,地方必须练好内功。
“影视+旅游”的核心在于挖掘文化内涵。影视作品短暂的热映期过后,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游客的热情也会迅速消退。各地在借影视东风发展文旅时,应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与服务中,让游客在游览中收获深度的文化体验。
同时,配套设施与服务水平是“影视+旅游”发展的关键保障。影视热播可能带来游客数量的井喷式增长,若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不到位,极易带给游客负面体验。曾因影视走红的某个古镇,由于住宿、餐饮等设施不足,以及景区管理混乱,在影视热度过后,古镇游客数量急剧下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重庆在因《火锅英雄》《少年的你》等影视作品爆火后,大力提升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景区服务,加强城市管理,推出“轻轨穿楼”“洪崖洞夜景”等特色旅游打卡点,使旅游热度不减反增。由此可见,面对影视热播等带来的流量,地方应提前谋划,加大在交通、住宿、餐饮、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提升景区景点的承载能力,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的软硬件环境迎接八方来客。
创新是“影视+旅游”长久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游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各地需不断创新旅游产品与业态。一些地方利用影视IP开发主题民宿、文创产品,举办影视主题音乐节、动漫展等活动,打造影视主题沉浸式体验街区,让游客从单纯的观光游转向深度参与;一些地方结合现代科技,如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影视场景体验项目,为游客带来新奇感受。此外,还应加强与影视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从影视拍摄前期就参与策划,将地方特色元素巧妙植入剧情,拍摄完成后利用影视资源持续开展文旅营销活动,形成影视与文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影视+旅游”为文旅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窗。只有练好挖掘文化内涵、提升配套服务、创新产品业态等内功,各地文旅才能实现从“一时热”到“长期火”的跨越。(苏 锐)
